黃維秋,常州大學石油工程學院老師,男,1965.9出生,教授職稱,政治面貌為無黨派,所屬學位點油氣儲運工程,研究方向油氣回收與環保技術,學校及社會兼職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評估專家,江蘇省石油學會理事及石油儲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。 學習經歷 2009年6月~2010年8月,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訪問學者 2001年9月~2004年7月,博士研究生,南京理工大學應用化學專業(研究方向:大氣污染控制工程) 1988年9月~1991年3月,碩士研究生,石油大學(北京)石油儲運工程專業 1984年9月~1988年7月,大學本科,石油大學(華東)石油儲運專業 主講課程 為碩士研究生、本科生講授《油庫設計與管理》、《儲運防腐技術》、《儲運安全與環保技術》/《油品蒸發損耗及其控制措施》、《泵和壓縮機》、《實驗誤差與數據處理》等課程。 獲獎及榮譽 油品蒸發損耗評價及油氣回收集成新技術,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,2009(排名第一) 吸收法油氣回收成套技術,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,2006(排名第一) 煉油廠三泥脫水及油的回收研究,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,2003(排名第五) 油氣回收專用吸收劑AbsFOV-97,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,2001(排名第一) 基于分子模擬法篩選和制備回收大氣中有機蒸氣的陶瓷膜,常州市科技進步四等獎,2007(排名第二) 油氣回收技術,中國技術市場協會金橋獎(優秀項目獎),2009(項目負責人) 吸收法油氣回收技術,江蘇省“金橋工程”重點項目,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,2007(項目負責人) 吸收法油氣回收技術,常州市“金橋工程”重點項目,常州市科學技術協會,2008(項目負責人) 油品損耗與油氣回收實驗裝置,首屆全國高等學校自制教學儀器設備成果獎,2008(排名第一) 油品損耗及油氣回收測試裝置,江蘇省自制實驗儀器一等獎,2002(第一) 大學生作品“室內空氣多功能凈化設備”,江蘇省第二屆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三等獎,2008(指導教師,排名第一) 2006-2007年度江蘇工業學院優秀教學質量獎一等獎,2008 江蘇省“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”首批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(2007) 江蘇省“333新世紀科學技術帶頭人培養工程” 科學技術帶頭人(2003) 江蘇省“六大人才高峰”高層次人才(2006) 江蘇省普通高!扒嗨{工程”優秀青年骨干教師(2002) 常州市中青年專業技術拔尖人才(2008) 江蘇工業學院“校風采人物”榮譽稱號(2006) 江蘇工業學院2004年學術帶頭人(2005~) 論文及專利 近幾年來,在國內外發表論文80多篇,有10篇次論文被SCI、EI收錄;申請專利10項,授權發明專利4項,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項。 科研興趣 石化、石油、化工、電子、交通等行業存在大量的有機廢氣排放并帶來了安全隱患、環境污染、資源浪費及經濟損失。為此,該團隊將跨學科知識集成應用于科研工作,從應用基礎研究開始,發揮長期在此方面研究的優勢,在國內率先并一直開展“油品蒸發損耗、油氣污染控制與資源回收”的科研工作,承擔了本領域30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等科研項目(包括國家和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、社會發展基金項目及科技攻關計劃項目、中國石化重點技術開發項目),對吸收法、吸附法、膜分離法、冷凝法等油氣回收技術同時進行了深入、系統的理論研究及技術開發,取得了系列成果,并實現產業化,產生了明顯的社會效益、環境效益及經濟效益,為國內外同行所重視。 目前正在開展的縱、橫向課題5項?砷_展的主要研究內容或科研興趣如下: 1.油品蒸發損耗規律研究 2.有機廢氣污染的影響及評價 3.吸收法、吸附法、冷凝法、膜分離法油氣回收技術的研究開發及技術經濟性能評價 4.煉廠污泥脫水及污油回收的研究 5.煉廠惡臭氣的監測與控制(治理) 6.HSE一體化管理體系的研究 7.油品儲存工藝 8.本領域相關的工程設計、技術指導、產品開發 |
|關于我們|網站地圖|油氣儲運網
(魯ICP備11007657號-3)
GMT+8, 2023-2-5 09:37 , Processed in 0.040852 second(s), 9 queries , Gzip On, MemCached On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© 2001-2023 Comsenz Inc.